3月14日,由三明市社区大学与三元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三明市终身教育服务中心2025年度终身教育工作座谈会”在三明教育学院举行。本次会议以“凝聚合力,共促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全面总结三明市终身教育服务中心成立以来的成果,深入剖析发展瓶颈,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共同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来自三明教育学院、三元区关工委、三元区教育局以及各街道、社区的代表,还有教育志愿者等共计6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三明教育学院副院长张莲珠详细介绍了三明市终身教育服务中心和三明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在终身教育和家庭教育方面取得的成果。她指出,2024年三明教育学院在终身教育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包括“圳尾社区”“北门社区”荣获省级学习型社区称号,“家庭教育讲师团”服务覆盖全市中小学等。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开发更多优质课程,并依托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平台深化协同育人工作。

列东街道、圳尾社区、北门社区等6个社区的代表依次上台发言,分享了“家庭教育进社区”“非遗文化体验课堂”“老年智能手机教学”等特色案例。其中,小蕉村福财书屋通过打造“家门口的阅读空间”,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参与度,成为基层创新的典范。

三明市社区大学与三元区关工委签署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资源整合、课程开发、经验推广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深度融合,并将“五老”关爱融入终身教育体系。协议有效期为三年,将为区域终身教育的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针对当前终身教育存在的资源分布不均、居民参与度有待提升等问题,会议提出了三大举措:一是强化资源整合,依托社区大学与关工委平台,推动教育资源共享;二是创新服务模式,开发个性化课程,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三是深化协同机制,构建“家校社+社会组织”联动网络,提升家庭教育的实效性。
此次座谈会是深入贯彻落实福建省终身教育政策的具体行动。近年来,三明市终身教育服务中心通过家校社协同育人、社区非遗文化沉浸式体验等一系列创新实践,成功打造了“中华魂新华阅读”“非遗剪纸艺术传承”等省级终身教育品牌项目,并涌现出邱菊珍、吴阁敦等一批“百姓学习之星”。会议围绕“总结经验、解决问题、规划未来、促进合作”四大目标展开,旨在进一步整合资源,构建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新机制。下一步,三明市终身教育服务中心将以本次座谈会成果为指引,不断优化“非遗传承”“红色基因教育”等特色项目,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力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市终身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树立有力典范,推动终身教育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动力。
